在红豆集团总部,有这样一位科长。她不在生产一线,却同样创造出不凡的业绩;她不掌握大规模的资本,却用点滴智慧为企业赢得数千万收益。自2003年入职红豆,期间被评为“青年文明岗”,及多次评为“优秀管理员”。负责后勤工作以来,在食堂管理上制定日、周、月、季度检查制度,自接管以来,食品安全零事故,荣获“锡山区职工幸福食堂”。她就是红豆集团总部行政部总务科科长邹雪芳,集团第七批“攻坚克难发展先锋”称号获得者。
2025年,她带领团队用一笔笔精细账、一项项创新举措,把“降本增效”这项看似平凡的工作做成了企业发展的“加速引擎”。截至目前,她累计盘活低效资产增收2200万元,减少支出222万元,为集团创收超过2400万元。
有人说,她是“能把一块砖都盘出效益”的人;同事则评价她:“干工作像‘绣花’,做事情像‘打仗’。”在邹雪芳看来,这既是责任,更是使命。

向管理要效益,让“沉睡资产”焕发新活力
“管理不是看管,而是经营。”邹雪芳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道出了她工作的底色。
红豆集团总部行政部承担着全集团行政管理、后勤保障、资产管理等综合性工作,看似“后方”,实则关系全局。2025年,集团确立“以效益为中心、以降本为目标”的年度主线,如何在不新增投入的情况下挖潜增效,成了她必须破解的难题。
“我们要当好‘管家’,更要当好‘经营者’。”邹雪芳带领科室团队,从最基础的资产清查做起。宿舍楼、厂房、商铺、仓库……她带着同事一栋栋跑、一间间看,对全集团的闲置资源进行“拉网式”摸底。
那段时间,她每天穿梭在不同园区间,行程表上写着“盘点—评估—谈判—改造”四个词。她用近乎苛刻的细致,把“低效资产”一项项重新定义。
“这栋宿舍楼原先只住了三成职工,剩下空间闲置,我们能否对外合作?那处商铺长年空置,能不能引入新的业态?”她总是习惯在“看似无解”的地方寻找新路。
在她的主导下,集团创新推出“闲置资产联动利用机制”,通过引入社会资源、调整租赁结构、整合配套功能等方式,打通资产“堵点”,盘活一批低效厂房、宿舍、商铺。
一年时间,闲置资源从“账面数据”变成“现金收益”。她的团队盘活的2200万元新增收入,成为集团降本增效的生动注脚。
“资产不动,成本就会吃掉利润;资产一动,就能变废为宝。”邹雪芳笑着说。

向创新要空间,用智慧换“精益管理”
降本增效,既是经济命题,更是管理艺术。邹雪芳深知,行政管理的边界不在办公室,而在每一处细节。她提出“零浪费、可再生”的总务理念,从灯管更换、绿化养护、基础设施维修到后勤服务,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效益思维”。
她组织修订《集团能源管理办法》,推行节能用电、用水定额制,年节约能源费用近30万元;她推动会议系统数字化,减少纸张、会务支出40%;她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对办公楼及宿舍进行综合成本测算,优化物业采购、保洁外包合同,一年减少不必要支出近百万元。
“不是节省,而是优化。”邹雪芳说,“降本的关键不在少花钱,而在花得值。”她常常带着团队算“两笔账”——一笔是显性的财务账,另一笔是隐性的管理账。比如在宿舍管理中,她推行“租赁+托管”模式,不仅盘活了空置资源,也提升了管理效率;在商铺招商中,她倡导“合作共赢”的机制,引入社会品牌,共享收益分成,让原本“死资产”变成了“活市场”。
同事们说,她是个“懂经营的行政人”。而她则笑言:“行政不是后勤,而是集团发展的‘润滑剂’。只要思维变一变,效益自然多一点。”

向责任要担当,以“女将”之姿攻坚克难
面对工作,她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领导曾评价她:“遇到困难,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2025年上半年,一处旧厂房的改造项目陷入停滞。由于产权历史复杂、租赁纠纷频发,相关资产长期“空转”,成为集团低效资产的“硬骨头”。
“这块地必须盘活。”邹雪芳没有退缩。她带领团队多次实地勘查,查阅大量资料,与法务、审计、资产部门反复论证可行方案。她亲自对接相关企业,协调利益诉求,谈判一次不成就两次,深夜还在电话沟通。
“当时压力挺大,但想到那是企业的资源,就不舍得放弃。”她回忆说。
经过三个月的持续推进,该资产最终完成租赁重组,每年新增收益超200万元。项目落地当天,她只是笑了笑,说:“这块‘硬骨头’,终于啃下来了。”
这种“攻坚克难”的劲头,也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她带领的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5岁,却个个能吃苦、敢担当。大家都说:“有邹科长在,干劲就更足。”
向榜样要力量,让先锋精神融入企业血脉
“攻坚克难不是口号,而是行动。”邹雪芳常常这样提醒自己。她深知,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仅要干出成绩,更要带出队伍。她以身作则,坚持“现场办公、实地调研”,每周至少三天走访基层单位,倾听意见、解决问题。
她还牵头建立“降本增效案例库”,将部门成功经验、节支做法、资产盘活模式进行系统总结,并在集团内部推广。
“降本不是短期行动,而是长期机制。”在她的引领以及集团的倡导推动下,红豆集团总部“人人讲效益、人人懂管理”的氛围更加浓郁。员工们学会算细账、算长账,学会用创新思维提升价值链条。
红豆集团党委认为,邹雪芳的先进事迹,不仅体现在数字的增长,更体现在精神的传承。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红豆人“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奋斗底色,用一份执着和智慧,展现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责任与担当。

每一分效益,都是热爱的印证
夜色降临,红豆集团办公楼灯火依旧。邹雪芳从办公室走出。从一间宿舍到一处厂房,从一份节支报告到一项盘活机制,邹雪芳用细致、执着与智慧,让每一寸资产“动”起来、让每一分资源“活”起来,也让“攻坚克难”的精神在岗位上生根发芽。
有人问她:“这么辛苦,值吗?”
她答:“值。因为红豆是我们的家,家好,大家才好。”这句朴实的话,正是她全部努力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