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豆衬衫厂车间见到郭军伟时,他手里正拿着一叠生产计划单,着手设计一款最新版型衬衫。郭军伟18岁高中毕业后就和衬衣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高中生到打版师,成绩背后是超出常人的付出和努力。从事衬衣制板工作近20年的他通过公司专业培训和对制板技术不断钻研,掌握了精湛的制板技术,早在2008年全国纺织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制版操作比赛中就曾一举夺魁,出色的工作表现和负责的态度使他获得了“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称号、“最佳样板设计奖”和“最佳样板创作奖”等多项荣誉。2009年还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一晃7年过去了,如今身为衬衫厂技术科科长的郭军伟依旧执着于衬衫打版,不仅成立了“郭军伟大师工作室”带徒授技,还下苦功夫发明机器上的各类辅助小工具,精益求精衬衫每一个缝制细节,“使每一件衬衫都像一件工艺品”。

  “2008年全国制版操作比赛,参赛选手根据一张款式图加一个尺寸表手工打版,10位专家评审现场打分。”当时送郭军伟去参赛的一位红豆负责人回忆道,比赛要求异常严苛,最后根据尺寸的精准度,打版的清洁度、平整度,以及模特试装上身的效果综合评分,郭军伟凭借做工的精准(样衣100%符合尺寸),细节的精良(门襟、袖叉条等设计精美)以及完美的发挥拔得头筹。

  时代在进步,电脑制版慢慢地在取代手工打版,郭军伟不断学习,刻苦钻研,熟练掌握了电脑制版技术。客户在网上填写尺寸,郭军伟第一时间用CAD软件制版,一件量身定做的衬衫很快就能成衣并送货上门。“男士衬衫的尺寸其实并没有统一标准,有人肩宽,有人平肩,有人溜肩,脖子、腰身都有粗细,上身效果各不相同就难以尽善尽美。”郭军伟说,为了突破瓶颈,自己经常利用周末定时去红豆大学充电。他结合自身需求选修了针对最新流行款式、面料、色彩的培训课程,通过上网查找和出差的机会在设计面料、颜色上不断创新。每次供应科从日本、韩国进口衬衣回来,郭军伟总是第一时间把样衣拿来反复研究,化整为零,每一件都拆分开,前片、后片、衣领、袖子。就像一个在放大镜下组装手表的老匠人一样,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的不是手表花样的翻新,而是走时更加精确、零件更加精细、质量更加精良。郭军伟像研究艺术品一样细细琢磨不同风格的版型优势,反复与国内做对比,直到心有成竹。

  同事们说,对技术,身为70后的郭军伟有近乎痴迷的执着。不仅在打版设计上精益求精,为提高车间工人们的技能水平他也绞尽脑汁。红豆的衬衫车间每一台电动缝纫机针眼下都有一块形状略有不同的小铁片,郭军伟亲切地称之为“小笼头”。有了这块小笼头,工人们不管是做下摆、袖口还是后背卷边,都省去了熨烫环节,比用手卷更均匀、平整、快速,使衬衫缝制质量更加精良。这些寸把长的小笼头,是郭军伟叫上单位的机械工,反复试验,不断磨合捣鼓出来的,7、8种小零件安装在不同机器上就发挥了神奇的作用。郭军伟说:“外面这些小工具一个就要好几千块钱,同样的功效我们自己用土办法才花几十块钱的成本,省钱省力又省时间,还能提升工人缝制质量。”

  郭军伟的成长、成功得益于红豆集团一直注重技能人才的培养,在红豆集团有一大批像郭军伟一样技术精湛的技能人才。多年来,红豆大学培训中心举办各种针对一线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还通过各工种的技能比赛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了让员工更有奔头,企业还通过评选星级员工,不同星级给予不同补贴,星级高的还有机会晋升管理岗位;同时通过举办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员工为企业献计献策。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像郭军伟这样的优秀技能人才。

  郭军伟告诉记者,“我是土生土长的无锡人,红豆培养我,给我一个平台,使我不断成长。”他自豪地说,红豆衬衫家喻户晓,是中国衬衫“老字号”,并连续三次被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评为质量优等品,而他自己也有一个梦想,做最优秀技能型工匠,成为中国最好的衬衫打版师。(红轩)

来源:中国新闻网http://www.js.chinanews.com/wx/news/2016/0107/53355.html